
- 主页
- 大纲
- 教学指导
- 教材信息
-
教学大纲_涂料分析与检测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该课程是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涂料产品及其相关原料、半成品的检验分析能力。它要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涂料化学、涂料生产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涂料配方设计、高级化学检验工考证实训课程的基础。
1.2设计思路
1、该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教学以涂料生产过程中涂料及其相关原料、半成品的检验工作过程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54,其中课内36学时,课外实践18学时。
2、课程目标
课程总目标是学生具有涂料分析与检测知识与技能、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具有能正确判断和表达分析测试结果的能力,能解决生产工艺中实际质量问题,能胜任涂料企业生产部车间化验室检验员(中控检验员)、品管部成品检验员、原材料检验员、仪器分析员等岗位工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获得的具体职业能力包括:能熟练检验涂料原料、半成品的性能;会测定成品的状态;会检验涂料施工性能;能熟练检验涂膜性能; 会操作气相色谱仪、水分测定仪与原子吸收光谱仪,能进行简单维护;能熟练运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涂料成分的测定;能遵守劳动纪律;能爱岗敬业、热情主动的工作;能遵守操作规程,珍惜仪器设备; 能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地依据标准进行检验和判定。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实施建议
4.1 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原则:开展教材改革,建立以项目活动为中心、以项目单元为主要结构形式,吸纳和更新知识点和技能点,编写合适的教材与实验实训指导书。形成工学结合高职特色的教材体系。
注重教材内容的前瞻性、实践性和系统性,注重教材建设的系统配套和不断更新。编写的教材和实践项目配套参考资料,结构更合理,体系更完整,教学内容更具系统性、新颖性和可操作性,满足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要求,充分反映最新的科研动态和企业实践新成果,有效地帮助教师授课和学生再学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帮助。
打破以纸质为主的单一的、平面的、静态的教材呈现形式,变为立体化、动静结合、多种介质组合的形式。
4.2教学建议
(1)采用企业化管理运作变革教学组织形式,模拟工作场所改善教与学的组织环境
变革教学组织方式,与严明的企业管理方式衔接,实践教学场所模拟工作现场,教学组织方式模拟企业劳动组织形式,采用企业化管理运作,学生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开展项目的方式进行学习。打破原有按教学班的组织形式,而改之以企业常见的项目小组的形式,使学生熟悉未来的工作组织环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训练学生的团队工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质量意识、服从团队利益的精神等。
围绕整个专业核心课程综合能力训练目标这一核心,科学设计、模拟企业的运营环节和布局,开发模拟企业运行方式的教学装备,形成既贴近企业实际,又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实验环境。重视学生在未来企业工作中所面对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企业意识,能迅速适应岗位。
(2)拓展多媒体与网络等教学手段的开发利用
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使教学手段丰富化、科学化,教学内容更具直观性,有效配合项目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其实践能力。在保持原有传统教学模式优点的基础上,引入多媒体技术,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得教学手段更为丰富科学,教学进程更具针对性和直观性,这有利于教材内容精练处理,去粗取精,突出重点难点,合理充分地利用教学时间,提高授课效率。加强教师对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指导,拓展网上学习与交流、网上答题与讨论、网上作业与批改的新途径。
4.3教学评价
建立多方位考察、全面评价、重视过程,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紧密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估模式。
(1)考核对象、内容与主体的改革
评价对象是学生项目完成的全过程以及项目实施的成果;考核评价内容包括能力形成过程和实践操作客观结果两个方面,即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做到职业资格证书与高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的有效结合;考核主体是学生、企业、教师,向学生项目小组和学生个人延伸。
(2)考核制度与考核结构的改革
传统的书面答卷形式的单一考核方式,只能单纯的检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很难测试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改革考核制度,全面考核学生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检测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重点考核实践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的考核结构有利于全面检验学生对《涂料分析与检测》这门专业核心课程知识的理论学习效果和实践运用能力,防止出现高分低能现象,比较科学、全面、系统地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学习。考核形式多样,方式灵活,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项目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进行量化,依据量化指标学生自主评价,企业参与。采取开卷、闭卷、操作、口试、专题报告以及学习成果汇报等多种考核形式来展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同时引进企业评价作为考核参考。
(3)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
实施方式灵活、学生自主、企业参与,以学生自我学习评价等为特征的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方式。在企业的参与下,紧密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将学生自我评价、企业评价、教师评价三者结合,将考核要求与项目完成的质量进行量化,按量化指标对项目完成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改变目前的考核评价单一、学生被动被评价、不能很好体现学生实际情况的问题,建立起以自我学习评价等为特征的多元化考试模式与新的本课程考核评价方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生活和生存的能力。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选用高职高专优秀教材作为教材,选取涂料相关国家标准作为实践教学辅助指导教材,采取校企合作形式积极开发工学结合的项目式教材。
(2)建设课件、虚拟实验室等仿真软件、精品课程网和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等数字化电子资源,提供海量自主学习资料与信息,给学生更快捷方便的教学指导。
-
暂未设置教学指导
-
暂未设置教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