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页
- 大纲
- 教学指导
- 教材信息
-
《设计基础一(设计素描)》
一、课程名称
设计基础一(设计素描)
二、适用专业
适用高职院校的家具艺术设计专业。
三、课程性质
作为家具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是一种培养形体观察和设计表达能力为主的基础训练。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用透视学原理认识形态的空间特性,理解物体的成型结构并用手绘的方式表现物体的形态、结构及功能。设计素描是家具设计一年级学生的第一门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做到理性认识家具产品形态,体会设计。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和表现物体形态的基本能力,为后期的手绘表现技法课以及家具造型设计能力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设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要结合高职专业特点和教学规律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职业教育理论为基础,针对高职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充实和整合。
课程设计分为四个基础学习情境和一个拓展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一:认识设计素描
学习情境二:掌握设计素描的基础技能——透视图绘制
学习情境三:直线型家具的分析与表现
学习情境四:曲线型家具的分析与表现
学习情境五:设计素描的拓展——设计语言的表达
课程教学采用线上下线下混合教学设计。
具体为:每个学习情境由多个任务构成,每一个任务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学习阶段,课前和课后阶段是学生线下学习的内容,课中是辅助教师线上教学的内容。
五、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设计结构素描训练,培养观察能力、 造型能力、 表现能力、 创造能力
(2)掌握设计结构素描的基本技法和工具的使用
2、技能目标
(1)掌握结构分析理解形体和空间的微妙关系,把握结构分析规律
(2)掌握明暗关系表现形体的结构、空间、节奏、肌理等
3、素质目标
(1)培养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培养具有认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审美能力
(5)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勤奋工作的基本素质。
六、参考学时与学分
该课程参考学时为64学时,3个学分。
七、课程结构
序号
学习任务(单元、模块)
职业能力
知识、技能要求
教学活动
设计
学时
1
认识设计素描
1、设计素描与职业能力关系
1、了解设计素描的基本学习内容
2、学习掌握素描表达和观察的基本技能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4
2
掌握设计素描的基础技能——透视图绘制
1、掌握设计结构素描透视基本原理。
2、初步形成对事物形态的观察能力
1、学习平行透视、成角透视、阴影等透视基本知识。
2、平行透视、成角透视、阴影透视几何体绘制技能。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任务驱动
18
3
直线型家具的分析与表现
1、掌握直线型家具的观察分析。
2、掌握直线型家具的透视表现。
1、组合几何体的分析与表现
2、从三视图到透视图的转换
3、直线型家具的观察与写生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任务驱动
18
4
曲线型家具的分析与表现
1、掌握曲线型家具的观察分析。
2、掌握曲线型家具的透视表现。
1、曲线几何体的分析与表现
2、从三视图到透视图的转换
3、曲线型家具的观察与写生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任务驱动
18
5
拓展——设计语言的表达
掌握家具设计语言的表达:体积、质感、结构、功能及过程
1、基础设计语言
2、表达功能、过程及结构的设计语言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任务驱动
6
学时总数
64
八、资源开发与利用
1、教材
《设计结构素描》,张铣峰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数字资源
国家高职家具设计与制造教学资源库《设计基础一》数字资源
九、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
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提倡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利用校内外实训 基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
2、教学条件
学习场地要求配备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及支持数字资源浏览的网络,学生自备绘图工具。
十、教学评价
1、评价方式
本课程改革传统对学生的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的方式。进行多元性的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课程作业、项目任务完成进行评价。
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体制等方面。在过程性评价中关注学生解决项目任务等过程的评价,以及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人合作的态度、表达与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的精神。
2、考核形式
过程考核 + 实践考核(总评=过程考核成绩×60%+期末实践成绩×40%);
过程考核成绩:包括出勤情况、听课情况、线上资源学习情况、各个任务的训练成绩
-
暂未设置教学指导
-
暂未设置教材信息